编者按:

乡村政策千万条,最终都靠治理人才来落实。以“为村耕耘者”提供的“知识分享平台”和“村级事务管理平台”为代表的数字化平台,因其具有的连通性、计算性、交互性成为了推动基层治理的有效工具。

在平台上可以学政策、学文件、提问题,村支书本人直接操作、直接回应,干群互动越来越多,群众获得感大幅提高。

乡村振兴离不开优秀的人才,而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也给了年轻人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经济半小时》栏目报道,截至2023年6月25日,“村级事务管理平台”已入驻全国34079个村庄,数字乡村初具规模。

基层治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持续整顿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有效实现党的领导的坚强战斗堡垒。”

在这个目标指引下,数字化平台成为了推动基层治理的有效工具:它有连通性,能够把更多人纳入到数字系统中,加速信息传递,从而推动群众凝聚共识,了解政策,推动基层改变思想;它有计算性,能够将各类治理行为、治理互动、治理要素数据化并实现留痕,这有利于改变传统的条块分割、人情治理的模式,推动基层治理变革方法;它还有交互性,实现所有人的即时互动,人人参与,让基层群众改变行动,参与进来。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数字治理平台。

2021年5月,农业农村部与腾讯公司签署“耕耘者”振兴计划战略合作协议,计划3年投入5亿元,聚焦乡村治理骨干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头人开展培训,并为基层治理骨干免费开发和提供数字化工具,助力乡村基层有效治理。截至2023年6月25日,该计划已在全国29个省(区、市)落地,累计开班352期,培训总人数达4.1万人。项目设计开发的“村级事务管理平台”覆盖全国3.4万个村庄,服务村民455万余人

腾讯SSV(可持续社会价值事业部)的“为村耕耘者”项目是值得肯定的尝试,有三个机制值得深入探讨:

第一,线下面对面培训和线上知识分享平台相结合。“为村耕耘者”到全国开展线下培训,只要接受过这个培训的,大家都有感触,内容新,形式新,干部喜欢,政府认可。线下学不会,还可以线上继续学,持续学。这对村级治理骨干而言非常实用。

第二,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的“1+N”体系。村级事务管理平台有一个总的管理平台,各省、市也在推广各自定制化的平台。有了村级事务管理平台的帮助,基层治理组织过程留痕,治理成果直接展现。这个平台的治理效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凝聚人心,二是提升效率。让基层减负,干部敢为,能够补上基层治理的短板。

第三,充分利用了腾讯生态的优势。小程序生态让村民拥有了便捷的参与工具。而且,平台上线的就是“积分制”“清单制”“村民说事”这几个农业农村部一直倡导、推行的乡村治理工具。当这些治理工具上线,村民会用了,用的劲头还非常高,创新自然就出现了。“清垃圾”“改院子”“拆院落”这些村民关心的事都可以在平台上讨论,都可以参与进去。群众在平台上有很多首创的举措,充分说明群众是愿意用的。

上级领导认可、基层干部敢用、人民群众参与,这三点可以实现,在我看来就是好的数字化平台。

“为村耕耘者”提供的数字工具箱里有很多工具,大体可分为两个平台,一个是为村耕耘者知识分享平台,学政策、学文件,村支书之间还能互相交流;另一个村级事务管理平台,被称为“云端上的基层治理平台”。云上的“书记公开信”“三务公开”“通知”“党群服务日记”“村民说事”“村庄大事记”都有,不仅功能全,而且简便好用。书记本人直接操作,直接回应,群众获得感大幅提高。

有了群众参与,有了村干部秒回秒办的反馈,干群互动得到了提高。干群互动越高,活跃度越高村庄的星级就越高,村庄发展就越来越好。所以,平台设置了五星体系。比如,湖南油溪桥村就属于示范村。一个村庄从实习村庄成长为五星村庄的过程,会让整个村都获得感满满。

在这意义上,我认为,“为村耕耘者”推动基层治理数字化实践已经取得了如下成效:

第一,一个乡村版OA(Office Automation,办公自动化平台)已初步形成。这是一个操作系统,入驻村庄3.4万个(而且未来还会迅速成长),服务村民455万人,村民说事2.5万件等等。更重要的是,点进平台,大家不仅可以看到自己村的数据,还可以看到隔壁村,别的省的村庄。有一个学习、共建的氛围,个人不再是孤独的乡村治理探索者。

第二,参与动员线上化。“村民说事”等治理模块放到线上后,至少实现了两个意想不到的效果:其一,可以向所有人展示基层治理的效果;其二,很多事在线上说比线下说更清楚。有了公众的围观,村民少一些无理取闹,更配合村干部工作。举个例子,这个村旁边路灯不亮了,村干部很快能做回复,村民马上感觉到被重视。各式各样的村里事有机会被充分讨论。

第三,模式方法工具化。不单是一个村的治理,村级事务管理平台上所有的村庄治理办法,村规民约、积分规则、评议规则、积分公示,村庄都可以互相学习,村民也可以互相学习,公平竞争。在村庄积分平台上,谁的积分高,排名靠前一目了然。哪户村民带头干、贡献大,分数一亮,明明白白。像人工智能一样,村级治理平台内嵌了一套算法,一种自我学习和相互学习的模块,不需要自己发明创造村规民约如何搞,积分制如何搞,现成拿来就可以用。

第四,在这些工具指引下,基层组织的治理效率极大提升。扫二维码直接看见自己的积分,也看得到其他村民的积分,流程也可以看到,书记不需要拿着喇叭喊。一部手机可以管理村庄的事情,组织治理效率、村民满意度、领导干部认可度都提升,最终促进了乡村从治理有效到产业兴旺的完美组合。

第五,治理模式可推广、可复制。治理模式学得好、用得好,就可以成为范式村庄,接待研学团队,成立导师专家组,带动本村旅游和产业的发展。这对村庄而言又是激励。油溪桥村是代表,后面还有涌现出更多的研学基地,带动治理模式推广、扩散。

第六,全域推广有抓手。每到一地,“为村耕耘者”都要启动镇村书记抓治理的活动,现在全国已经有多个地市、区县开始做这样的工作了,形成了积极的氛围。在全国范围内拔得头筹的四川省已经成为省级的研学基地,积极推进镇村书记抓治理活动,全国很多地方也在推广。

第七,这些做法得到媒体的报道和学界的肯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焦点访谈》《经济半小时》等栏目对“为村耕耘者”做了深入报道,介绍了团队成果;《光明日报》《农民日报》等都发了文章。《中国社会科学》刊发了一篇文章叫《企业项目制与生产型治理的实践》。正如该刊总编辑点评的那样,中国改革实践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西方经济学体系的众多理论、模式,构成了颠覆性的挑战和创新。例如,所谓“小政府、大市场”“小政府、大社会”的理论和模式,在中国根本行不通。又如,所谓“经济人”假设,不能解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企业的诸多行为(如广泛参与的生产性扶贫和治理等)。为村耕耘者为代表的实践,回应了中国改革实践构成的颠覆性挑战和创新。

最后,每一个乡村如何在实践中与“为村耕耘者”共创未来?我总结几点:

从数字治理到数字文明的转变。在村里做治理这件事,我们不要只是简单地看作是在管人。实际上推行村规民约、治理有效,也是在为中华现代文明做出贡献,一个地方的小文明体现全国的大文明,而且这种文明是用数字化形式构建的,也是党委组织部和党委宣传部工作成果的完美结合。

从治理有效到产业兴旺。为什么追求治理有效?目标之一是产业兴旺。“耕耘者”振兴计划是农业农村部合作经济指导司指导的,这说明,乡村治理的成果最终还是要落到合作经济上,落到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上。

从亮点突破到持之以恒。我们看到现在取得成绩的村庄有他们的亮点,没有取得成绩的应该怎么办?实际上基层治理最重要的一点是做群众工作,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做,要以妈妈给孩子炖老母鸡汤的那个心力、那个用料来做,所以“为村耕耘者”平台各地要长期用、持之以恒地用。

从提高星级到参与共创。在“为村耕耘者”平台上,提高星级不是平台的目的,平台的目的是要让村民参与到共建、共治、共享、共创的过程中来,让村庄沉浸在一个“比学赶超”的积极氛围中。

最后,从村庄故事到中国故事。为村耕耘者,已经讲好了村庄的故事,这一个又一个村庄的故事最终会变成一个又一个地方的故事,最终会汇集成华美、灿烂、激动人心的中国故事,为全球的治理,为发展中国家的基层治理提供有益的探索和中国的智慧。

(作者吕鹏,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经济与科技社会学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