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不只是生产食物的产业,也是生产社会的产业。世界上的多数族群正是在农作物的种养销售过程中形成了与作物生产配套的家庭关系、社会结构、聚居方式与文化习俗。涉农经济的管理与涉农政策的出台不得不将农业本身的社会性考虑进来,因此,世界各国在参与全球“追赶游戏”时,都不忘将小农的保护视为发展红线。理论上,“小农如何对抗大鳄”也是发展社会学的核心研究议题。

小农保护困难是我国当下的国情社情决定的。第一,地少人多,土地的水利条件、平整程度、土壤肥力、自然环境差异极大。与此同时,我国尚有近7亿的农业人口教育程度偏低,又严重依赖土地满足基本的温饱。农业经营分散却严重过密化、内卷化是长期以来的农业经营现状。第二,土地产权、土地监管、土地权益相关制度还在摸索完善中。农民对土地收益与处置权限的预期不稳损伤了农民大规模持续投入的意愿。城乡二元结构、农业收购价格的限制又从另一个侧面限制了农民投资农业的能力。

现实也表明,小农种植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持续存在。如何保护小农?除了政策、组织与经济模式的调整,新技术也创造出了新方案。

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与云技术为支撑,电商助农成为一种保护小农的产销模式。以拼多多的“农地云拼”为例,这模式基于偏远贫困地区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和分布式人工智能技术,将分散的农业产能和分散的农产品需求在“云端”拼在一起,实现农产品“产销对接”,为农户提供长期稳定的订单,解决了小农销售无力、渠道缺乏带来的市场化困境。

这一模式依赖近年来我国乡村地区逐步完善的物流系统,形成了“拼购+产地直发”的模式,拼购将消费端分散、临时的需求,在时间和空间上形成归集效应,形成云端的虚拟集约化大市场,据此指导农业生产端规范种植流程和产品规格。稳定的需求重塑农产品流通链条,使得产地直发取代层层分销成为农产品上行的主流。重塑的农业产销链让农业避开了“沃尔玛”式超级商超等渠道对农产品的压价,夺回了小农的销售渠道,保护了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小农利益。

其次,云技术与直播销售还再建了食农的社会性联结。像有的平台在“市县长当主播、农民多卖货”的电商消费扶贫新模式中,累计卖出了29.3亿斤农产品,并且超过400位市、县、区等各级主要负责人进入助农直播间吆喝。

依托作物直播、线上食农交流,食物变成了联系社会、重塑食物观念的一种新媒介。新业态下,产地直发以“包裹”为颗粒度,在农田和小区之间,建立起一条条覆盖全国的农产品上行超短链。这些超短链直接与多元分散的农食消费者连接,不仅仅省去了中间环节的经济成本,也创造了社会效应,建立了超越距离的“食农团体”。

新模式带来的新业态,为解决小农困境以及脱贫攻坚提供了一种极具创新的市场化方案,也逐渐被接受和认可。但需要看到的是,在整个价值分配链条中,电商平台接下来要重点探索通过新技术、新手段,帮助小农户获得更大博弈权,争取更多的利益和收入。□ 刘学(中国社科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编辑:张子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