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航英

“民为国本,食为政首”。粮食事关国计民生,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多次强调“中国粮食,中国饭碗”。

尽管当前我国粮食产量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粮食安全有保障,但我国粮食安全还远未到高枕无忧的地步。相反,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使得国际粮食危机阴影日渐浓厚,粮食进口面临诸多挑战。去年受罕见秋汛影响,小麦晚播、苗情复杂,又使得夺取今年夏粮丰收面临巨大的挑战和困难。

面对疫情灾情的双重挑战,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稳字当头”,基于底线思维,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摆在了新一年“三农”工作的首要位置。

那么,今年一号文件力图通过怎样的部署来推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数字化时代,科技类企业该如何凭借自身技术优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呢?

01

藏粮于民:激发小农户种粮积极性

确保粮食安全需要激发小农户的种粮积极性,这是因为中国目前仍有2亿左右的小农户,他们仍旧是中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军。但由于小农户的耕地规模小且细碎化,使其难以投入大型农业机械等固定资产,这就阻碍了一些先进农业技术的推广和使用,还不利于病虫害的防治和控制,并且也使得大型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投资和建设变得困难。

为了提高小农户的粮食生产能力,激发种粮积极性,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做出了相应的部署。

在生产方面,一号文件明确要求“聚焦关键薄弱环节和小农户,加快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支持农业服务公司、农民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基层供销合作社等各类主体大力发展单环节、多环节、全程生产托管服务”。通过构建和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来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的有机衔接,增强小农户的粮食生产能力。

在种粮积极性方面,一号文件提出要“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同时,要“做好化肥等农资生产储备调运,促进保供稳价”。通过“一稳一提”的方式来确保小农户种粮收益。

总之,合理保障小农户的种粮收益,使其愿意种粮、积极种粮,对于我国粮食安全的确保至关重要。

02

藏粮于地:严格保护和管理耕地

粮食生产根本在耕地。针对耕地问题,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分别从数量、质量和用途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工作要求。

第一,耕地数量不能减少。为了确保耕地数量不减少,一号文件在强调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的同时,还要求“把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目标任务足额带位置逐级分解下达”。也就是说,哪一块地是耕地、哪一块地是永久基本农田都必须要在图斑上标明面积和地理位置。

同时,“实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各级地方需要签订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作为刚性指标纳入考核体系。在保护耕地的同时,还要挖掘潜力增加耕地。一方面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盐碱地等后备资源有序开发为耕地;另一方面则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在空闲地、废弃地上发展设施农业。

第二,不断提高耕地质量。一是要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在此之前,耕地占补平衡政策主要侧重强调所补耕地与所占耕地“数量”相当。但这次一号文件突出强调要“实现补充耕地产能与所占耕地相当”。这就解决了“占补平衡”过程中出现的耕地数量没减少、耕地质量反下降的问题。二是要继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农业农村部2019年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现实,中低产田占到全国耕地总量的2/3以上。

因此,亟需通过耕地地力等级的提升来确保粮食产量的增加。三是要保护好东北黑土地。统计数据显示,当前东北黑土地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分别占到全国总产量的1/4和1/3,是我国粮食生产的“稳压器”和“压舱石”。显然保护好东北黑土地,我国粮食安全就能得到基本确保。

第三,强化耕地用途管制。在一段时间内,由于粮食价格低迷等原因,流转土地的农业经营主体都热衷于种植经济作物,导致耕地“非粮化”现象严重。一项对河南、山东、河北、安徽四省展开的调查显示,土地流转“非粮化率”平均程度达61.1%,且流转规模越大,“非粮化”倾向越明显。

为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分类明确耕地用途,严格落实耕地利用优先序”。耕地被由低到高区分为“耕地、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三个层次,分别用于不同作物种植。而为了确保“良田种粮”,文件还积极鼓励引导林果种植“上山上坡”。此外,对于违法违规占用耕地从事非农建设的行为要严厉查处。

总之,只有确保耕地数量、质量和用途不遭受人为破坏,保护和建设好耕地,才能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03

藏粮于技: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我国耕地有限,在严格保护耕地确保粮食种植面积的同时,也需要通过现代农业科技的支撑,不断提高粮食单产,走出一条内涵式、集约式的农业发展道路。

袁隆平指出,“种子是农业科技的芯片”。粮食要安全,种子安全是关键;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倘若种子大量依靠进口,那么中国的粮食安全将存在被别人“卡脖子”的风险。对此,今年一号文件提出要“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收集”、“推进种业领域国家重大创新平台建设”,打好一场种业“翻身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离不开农业机械装备水平的提升。当前,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存在“有地无人种”的局面。农业机械装备的大量采用,不仅可以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还可大幅降低我国农业的生产成本。为此,今年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

此外,受污染耕地和盐碱地等改造和转换、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提升、农业“产运储加销”全链条的节粮减损等也都离不开现代农业科技的支撑和保障。

总之,只有依靠现代农业科技的强力支撑,我国粮食安全才能有更为稳妥的保障。

04

机遇与挑战:数字技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今年一号文件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多次提到“智能”字眼,包括“智能粮库”、“高端智能机械”、“大型复合智能农机”、“环境控制智能化”的设施农业等,并在数字乡村建设过程中要求“推进智慧农业发展,促进信息技术与农机农艺融合应用”。

这就说明,中央已经看到,在数字信息时代,必须通过加快数字技术与粮食“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数字技术赋能粮食产业,才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那么,在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科技类企业该如何凭借自身技术优势,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呢?大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展开:

第一,抓住“乡村新基建”机遇,布局农业物联网。2019年,农业农村部和中央网信办在《数字农业农村发展规划(2019-2025年)》中就明确提出要面向现代农业建设主战场,紧紧围绕推进数字技术与农业农村深度融合谋篇布局,并提出了5个方面的重点建设任务。今年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加强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采集、分析农业大数据的基础,数字农业中的农业物联网无疑是“乡村新基建”中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技企业应该抓住“乡村新基建”的机遇,布局农业物联网,构建数字农业的“信息高速公路”。

第二,发挥自身优势,推动数字技术与粮食产业的深度融合。当前,我国粮食产业仍旧存在管理粗放、效率低下、运储损粮严重等问题,因此如何推动粮食产业的提质增效是新时期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科技企业应当积极推动数字技术与粮食“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促进和扩大区块链、5G、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在耕地监测、田间管理、农机协作、防灾减灾、粮食储存等方面的利用。通过数字技术的应用,促进“智慧农业”、“精细农业”的建设,从而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粮食产业的综合效率。

第三,聚焦数字信息时代“新农人”的吸引和培育。无论是农业物联网的布局,还是数字技术的采用,人才都是关键。尽管当前小农户仍就是我国粮食生产的主力军,但“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想种地”的现状使得农业一直存在“后继无人”的担忧。今年一号文件也明确提出,要“加强农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

因此,吸引和培育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且具有良好数字素养的“新农人”,应当成为科技类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而这也将为科技企业相关业务的下沉打造出一条通道。

总之,在一号文件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指明方向、谋定路线之际,作为社会创新主体的科技类企业,应当在农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抓住机遇,凭借自身优势,更好地发挥企业社会责任,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